“您好,我是外卖骑手,也是食安哨兵。”这句新鲜话,在山东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常听见。
9月30日上午,2025年山东省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48名网约配送员、15家网约配送企业因有力保障外卖食品安全受到通报表扬,同时,新一批“食安哨兵”现场获聘、正式“上岗”。
“平时送单总进后厨,现在多了个‘哨兵’身份,能帮大家盯着卫生情况,很有意义!”刚接过聘书,一位京东外卖骑手兴奋地对记者说。
外卖骑手每天穿梭街巷、频繁进出餐饮商家,是距离食品安全“最近”的人。后厨是否整洁、从业人员是否亮证、食材存放是否规范、外卖封签是否合规,他们往往一眼就能看到。正是看中这一天然优势,近年来,山东主动邀请网约配送员担任“食安哨兵”,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消费最前沿。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截至目前,山东全省聘任“食安哨兵”1700余名,形成了一支新兴监管队伍。而且,为了让骑手们“会监督、能履职”,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山东省食安哨兵队伍建设指南》,明确监督重点、形成处置闭环,并为“哨兵”们提供保障和支持,给予举报奖励。
事实证明,“多一双眼睛”,监管就“多一份保障”。
在济南,某骑手在送餐时发现某餐饮门店后厨卫生状况堪忧,第一时间上报,使监管部门迅速介入,避免了隐患扩大;还有骑手在配送途中发现餐食包装不规范,主动提出整改建议……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正是“社会参与、人人尽责”的生动注脚。
把网约配送员发展为“食安哨兵”,是山东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上的一次创新。
过去,食品安全监管往往依赖执法人员定期检查,但面对数量庞大、分布分散的餐饮门店,监管力量难以做到全覆盖。如今,奔跑在城市毛细血管中的骑手成了“移动探头”,他们的日常观察也转化为社会治理力量,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更加精准有效。多名骑手表示,一份聘书,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种创新,放在山东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里并不是孤立的。近年来,全省各部门联动织密监管之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山东省教育厅把“校园餐”专项整治列入年度十大重点项目,推进智慧监管,计划明年覆盖全省80%以上学校食堂;山东省公安厅以“昆仑—2025”专项行动为主线,今年累计侦破食品犯罪刑事案件45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61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聚焦农残治理,推动“三品一标”数量持续增长;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4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推广“数字标签”,让消费者扫码可溯源、放心买……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折射出“食安山东”的硬核实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信心工程。如今,从骑手到教师,从农户到医生,从执法者到普通消费者,越来越多的群体被纳入食品安全共治格局中。这不仅提升了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让“舌尖上的安全”变得触手可及,让消费者多了一份安心。
当外卖小哥递来一份热腾腾的饭菜时,他守护的不只是“准时送达”的效率,更是“安全上桌”的底线。让我们向这些默默守护食安的“城市骑士”致敬,也期待更多这样的探索,让“食安山东”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为百姓餐桌提供更加坚实的守护。
(大众新闻记者 王鹤颖)
股票配资在线,佳成网配资,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