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人的关系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个“天”代表的不只是天空,而是指整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包括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人”代表的则是与人相关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且主要指个体的人,有时也指整体的人类。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主流追求,也是庄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如《齐物论》中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但既然欲其合,便说明有不合者,既然是一种追求,便说明合是理想状态,不合是常态。所以在谈天人合一之前需要先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即先要探讨一下“天人之际”的问题。
庄子就曾多次区分天与人的不同,在《德充符》中说“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认为与人相比,天处于更大更高的层面。在《秋水》中说“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认为与人相比,天处于更核心的层面。在《达生》中则进一步提出了“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后面的这个“天”与前面所说的“天”又有区别,这个“天”代表着终极和本原,所以“天之天”指的是世界的终极和本原,“人之天”指的是人的终极和本原。
展开剩余46%这句话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天和人的具体内容十分复杂,区分起来是件十分困难的事,而“人之天”与“天之天”概念的提出实际上为区分二者提供了一个标准。因为当人们面对事物纷繁复杂的变化眼花缭乱时,找到事物的根本往往能使事情变得清晰,因为根本代表着事物最高层次的真实。
追溯起来我们会发现世界的极限是没有尽头的,也即是无限的。而人的极限则是有尽头的,也即是有限的。于是我们便得到一个区分天和人的标准,那就是属于天的是无限的,属于人的是有限的。这里的有限和无限不是指数量而言,而是指其能够无限趋近甚至到达本原真实,所以这个无限不是各种有限的无限,而是无限的无限,或者说指的是绝对无限。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文为《东西方美学参证》系列文章之135
发布于:河南省股票配资在线,佳成网配资,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