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在湖北武汉举行。大会以“科创赋能 质领未来”为主题,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护理热点、学科前沿、专科建设及科普创新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外科护理多元化整合与协同发展新趋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护理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表现斩获多项成果,彰显了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风采。
科普创新实践:多元形式,助力健康传播
矫形外科护理团队聚焦糖尿病足这一临床常见并发症,创作了多项科普作品。护士长李博雅进行了题为《认识糖尿病足》系列科普作品制作经验交流分享。汇报内容详实系统,讲解深入浅出,以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分层宣教模式打造了涵盖宣传册、宣传卡片、科普文章、宣教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系列科普作品。其专业严谨的内容呈现与丰富生动的科普形式,获得与会专家同仁的一致认可,为推动外科护理科普工作向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脊柱外科护理团队创作的科普作品《拒绝低头,享受“颈”彩人生》入选大会电子屏展播。该作品紧扣当下高发的颈部健康问题,以“拒绝低头”这一具有警示性和行动力的主题为核心,精准捕捉到现代人群因长期伏案、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习惯导致的颈椎亚健康状态。在内容呈现上,团队巧妙融合了医学专业知识与生活化表达:既系统解析了颈椎生理结构、常见颈部疾病的发病诱因及危害,包括颈椎间盘突出、颈肩肌劳损等病症的形成机制,又通过场景化描述让读者直观感受颈部不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比如低头看手机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变化、长期不良姿势引发的疼痛传导等。作品内容生动形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颈部健康知识,为外科护理科普形式的创新提供了优秀范例。
护理实践创新:聚焦临床,提升服务质量
在“外科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案例展示活动”中,胸部外科护理团队带来《降低食道癌患者术后进食呛咳发生率》实践案例,不仅是从临床一线痛点出发的一次精准突破,更展现了护理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核能力。此次参会让团队更明确了未来的方向:继续扎根临床,从患者需求中找方向,用科学方法做改进,让每一项护理创新都能真正惠及患者,同时也为外科护理领域的实践优化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让专业价值在守护患者健康的过程中持续生长。
学术成果展示:深耕研究,贡献真知灼见
四部部护士长王洋的论文《外科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对消极工作情绪的影响: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经大会专家严谨评审,被大会录用为壁报方式交流。该研究针对外科护士这一群体,深入探究工作家庭冲突对其消极工作情绪的影响,并剖析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此次北京世纪坛医院护理团队在全国高水平学术会议中的出色表现充分彰显了我院在护理领域的专业功底、创新思维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是医院多年来深耕外科护理领域的重要成果。从科普作品的多元创新到临床实践的精准突破,再到学术研究的深度探索,每一项成果都凝结着团队对专业的热爱与精进,激励大家持续聚焦临床需求与学科前沿:一方面,把先进理念融入日常工作,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服务细节,让患者在就医全流程中获得更专业、更贴心的照护;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护理科研与科普创新,针对外科护理中的更多难点、公众健康需求的新变化,产出更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科普作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互联网诊疗出诊信息
点击按钮查看实时出诊动态
来源:护理部
作者:王洋
荐稿:顾怡蓉
责编:范晓,张洁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
股票配资在线,佳成网配资,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